在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内,正面吊车正在作业,将一个个标箱装上“长满欧”班列。
海关人员在企业仓库进行盘库作业。
宽阔的道路,威严的海关卡口,成片的厂房……在绿树成荫的夏日里,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兴隆综保区)更显朝气蓬勃。
兴隆综保区,拉着集装箱的大货车频频进出,繁忙而有序。在兴隆综保区主卡口处,一辆集装箱车刚停稳,监控指挥中心的监视器上立即显示出集装箱箱号、电子车牌号、地磅重量等关键数据……在围网内,兴隆海关的工作人员也紧张忙碌着,有的进入企业仓库清点核对货物,有的深入企业宣传最新政策,有的则在电脑前忙着录入企业相关信息。而与海关工作人员忙碌场面相反的是,这里没有排队等候的人群,没有来回跑动、焦急不安的场面,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上申报办理业务……
为了打造便捷高效通关体系,兴隆海关为兴隆综保区企业作“加减法”,精减审单作业量,优化通关程序,缩短通关时间,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的通关更加高效有序。
“分送集报” 助企业轻装上阵
作为一汽集团主要的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大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部分货物以保税仓储的形式存放在兴隆综保区中外运物流仓库内。
中外运物流仓库内,工人们忙着对入库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进行登记,登记后的产品被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这里存放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备料多达百余种,主要来自十多个国家的200多家进口商。”据中外运跨境电商物流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经理黄峰介绍,这些备料每日都会根据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物流运输,遇到生产高峰时期,每天报关单多达几十票,手续繁杂。如今采取“分送集报”的方式,分批出区,汇总申报,新的监管模式使该公司每月数十至数百批次货物的申报简化为一次申报。
“‘分送集报’对我们和生产企业来说是双赢。”黄峰口中的“分送集报”,全称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是指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可以先凭卡口放行单办理货物的实际进出区手续,再在规定期限内以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集中办理海关报关手续,海关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管。
“我们有时候一天出库30多次,只要工厂有需求我们就随时出货,以往有时候一车可能要报30次,现在30车可能就报一次,对于企业来说很便捷。”黄峰称赞说,“分送集报”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轻装上阵。
据兴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保障一汽集团复产后的零件供应,兴隆海关指导企业通过“分送集报”的方式,分批出区,汇总申报,既减少了上门次数、缓解了资金占用压力,也为一汽集团的零部件供应“开源拓流”,提升全链条竞争力。1月至5月,兴隆综保区“分送集报”业务246票,进口货值为1.4765亿元。
“四自一简” 让企业经营更加灵活自主
在长春德林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加工地板,车间内操作工都戴着口罩和手套进行作业,厂房内进行了杀菌处理。为了保质保量,质检人员定时对每组从传送带上输出的半成品地板进行检验,查看纹理及横切面是否平整。作为兴隆综保区的骨干企业,也是全省外贸重点企业,长春德林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实木复合地板和高端特种地板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向海关申报各类料号的商品,改革前,进出综保区的料号商品必须人工造册,然后由专人送到海关申报备案;而现在,兴隆海关在综保区实施了‘四自一简’的监管新模式后,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申报备案。”据长春德林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籍林介绍,兴隆海关利用后台大数据,实现自动审核,审核时间由原来的1天到3天,变成现在的线上一次性办结,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何为“四自一简”?
兴隆海关综保区监管科科长于明解释说,“四自一简”是兴隆海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兴隆综保区打造开放新高地的又一创新举措,即区内企业可自主备案、合理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海关简化业务核准手续,改变了过去企业从设立备案、货物流转、加工产品内销,以及加工业务核销都需要向海关申报,海关核准后再办理的做法,企业经营更加灵活自主。
争分夺秒 着力打造班列通关“绿色通道”
近日,在兴隆铁路口岸内,一个个集装箱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在装卸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日化用品……仅1月至3月,“长满欧”中欧班列共承运货物2796标箱,同比增长36.3%;承运货物4.17万吨,同比增长178.4%;货值约9.5亿元,同比增长13%。
作为“一带一路”亚欧通商的新桥梁,“长满欧”的货运量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其高密度常态化运行,兴隆海关着力打造班列通关“绿色通道”,积极推广实施无纸化通关、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等便利化举措,应用顺势监管新模式,对中欧班列随到、随审、随验、随放,24小时保障中欧班列快速通关。
3月17日,兴隆海关单日为182个集装箱验核封志,不但创下通车以来单日监管量最大的记录,也实现了首单“三并二”集并运输模式测试,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
除此之外,兴隆海关还通过创新实施“分类监管”,盘活企业仓储资源,缓解综保区内企业场地租用资金压力;对申请免于到场查验申请的企业实施不到场查验,提高通关速度。
“在常规情况下,海关查验货物时,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到场,负责按照海关要求搬移货物,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如实回答查验人员的询问以及提供必要的资料。”于明解释说,在疫情防控期间,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海关查验货物时收发货人可免于到场的公告》。公告明确,收发货人可采取两种方式免于到场协助海关查验:一是直接委托存放货物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经营人、运输工具负责人等到场协助海关实施查验;二是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平台等方式告知海关无法到场,由海关协调相关单位协助海关实施查验。
“4月14日,我们对申请免于到场查验的企业实施了不到场查验,20分钟,货物就顺利通关。”于明说。
“海关做‘加减法’,减的是海关手续和企业通关时间,加的是海关监管质量、服务水平和外向型企业的效益。”兴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地降低了企业通关物流成本,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据海关统计,1月至4月,兴隆综保区进出口15.9亿元,增长9.2%。